ty8天游在线注册地址-官网

ty8天游在线注册地址

腾笼换鸟造林引凤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09-04-09
文章来源:新浪网
    在世界金融危机冲击下,珠三角有的地方担心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了,没有高端产业进来,“腾笼换鸟”变成“鸟飞笼空”。然而,记者最近在深圳福田区采访时发现,该区通过旧工业区、旧城区和“城中村”的改造整治,改善软硬环境,“造林引凤”,淘汰低端产业,发展高端产业,经济逆势增长,形势令人振奋鼓舞。
    统计显示,福田区2005-2007年外迁工业和服务业企业总数达到904家,合计流失增加值80.53亿元,但总部经济、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增长,使福田地区生产总值这3年分别实现了10.9%、l4.2%和l2.8%的增长。
    2008年,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福田区的经济仍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98.24亿元,比上年增长l0.2%,其中高端产业实现增加值950亿元,占全区GDP的63%,产业转型升级取得初步成效:人均GDP达1.85万美元,地均GDP和地均税收集约度分别达19.2亿元/平方公里和5.2亿元/平方公里,为全市平均水平的4.8倍和3.5倍。随着经济集约型特征进一步显现,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了福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发展后劲不减。
    “腾笼换鸟”,确保工业区实现产业转型
    华强北商业区,是深圳市“工改商”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城市更新改造工程之一。华强北原是以电子产品生产和销售为主的工商混合区,为适应作为深圳中央商务区的发展需要,福田区以创新的“城市更新单元”模式开展华强北改造,初步建成全国最具影响力、辐射海内外的电子产品交易中心、电子信息服务中心、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和百货商业中心。
    这里发布的“华强北·中国电子(0.71,0.02,2.90%)价格指数”,成为影响全国乃至东南亚电子市场交易的“晴雨表”。2008年10月开业的“国际元器件中心”(ICC),吸引了Intel、AMD等全球50多家电子元器生产商和授权分销商进驻,为中小企业提供小批量订货和解决方案。华强北商业街日均客流量50万人次以上,销售额跃居全国第一。
    上沙创新科技园——“工改工”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典型。这一“厂房再造、产业置换”的重点项目,由原上沙工业区l6栋旧厂房整体改造而成。改造前的上沙工业区多是以制衣、五金机械、建材、电器、汽车修配等劳动密集型的简单加工制造业,以农民劳务工为主,设施残旧,环境脏乱差,安全隐患不少。而改造后的创新科技园,以通信、网络、信息、软件、蕊片设计等高科技研发企业为主,入驻65家企业全部为科技企业,企业员工2000多人,其中博士38人、硕士165人、本科l553人。由福田区委书记、区长李平“牵线搭桥”帮助联系引进的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南方分院,承担我国手机进网安全检测职能,并吸引了30家手机企业相继入驻,被誉为“手机之都”。
    而在另一个由传统制造业向文化创意产业转型的田面创意园,记者了解到,该园由田面工业区改造而成,原工业区为上世纪80年代盖起的厂房,主要生产服装,改造前由51家企业和l00多家小租户承租。改造工作开始时受到业主和承租人的共同反对,区领导和工作人员对业主和租户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并给予合理的补偿。如今,改造成功后的创意产业园,具有创意设计、研发、制作、交易、展览、交流、培训、孵化、评估及公共服务等综合功能。产业园一期于2007年5月开业,目前已进驻国内外设计企业70余家,包括全球排名前50位的10位大师的工作室,成为国内首个吸引全国乃至世界顶尖设计公司和人才的聚集园。
    “造林引凤”,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福田建区18年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经济规模不断扩张,近年已步入高位运行轨道,积累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土地、资源、环境、人口与空间、资源等的紧约速束,对企业扩大再生产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制约加大,特别是土地资源稀缺产生重大影响。为此多种原因,大型外商投资项目和新兴的制造业项目难以进驻,经济持续发展受阻;人口压力极大,每平方公里已超过2万人,高于香港和东京等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而且人口结构极不合理。
    与此同时,固定资产投资下降、房地产开发萎缩及生产型工业企业外迁“三个不可逆转”,进一步阻碍中心城区的产业发展。面对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出现的困境,福田人并没有悲观失望,而是从困境中发掘机遇,抓住大量传统低端产业企业外迁的时机,大力推进旧工业区和“城中村”改造,发展高端产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一是以旧工业区及工商混合区升级改造为切入点,推进产业转型。福田区深挖原有工业用地潜力,将低效旧工业厂房重新打造成为创新科技产业集聚区、特色都市工业园区、生产性高端服务业基地以及先进制造业总部集聚区。区政府通过产权回购、物业租赁、资金扶持等方式,成功将沙尾、田面和上沙等旧工业区改造成为世纪工艺品文化广场、“设计之都”创意产业园、“手机之都”创新科技园。
    二是以“城中村”和旧住宅区改造整治为重点,改善产业配套环境。在规划先行的基础上,全面开展福田区“城中村”和重点旧住宅区的综合整治,近3年累计投入8.1亿元改造“城中村”,完善公共配套设施,基本建成与高端产业发展相配套的新型生态社区。到2008年6月,区政府扶持项目总数达99个,总投资达7.42亿元,其中政府补助约3.17亿元,带动股份公司约4.25亿元,大大改善“城中村”硬件环境。
    三是以制定产业导向政策,扶持高端产业发展。福田区在深圳市率先出台《扶持总部经济发展暂行办法》及配套优惠政策、《关于加快高端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措施》等导向政策;健全以《科技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为主体,以《科技贷款担保风险补贴暂行办法》、《科技园区(孵化器)资助暂行办法》为配套的高新技术产业扶持政策体系;与《经济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相配套,陆续出台了扶持文化产业、循环经济、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产业技术进步、扶持企业改制上市等一系列实施细则,统筹设立福田区经济发展资金,资金总规模超过2亿元。
    四是重点发展“l+3”支柱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区委区政府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构建以总部经济为龙头,高端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文化产业为支柱产业的“1+3”经济体系。2008年,区里为21家总部型企业提供扶持资金935万元。充分利用深圳CBD的区位优势,在欧美、中东、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开展推介活动,迄今已引进世界500强企业达l04家,总部型企业338家,纳入统计的总部企业实现增加值570亿元,同比增长14.6%,占全区GDP的38.0%。
    环境立区,促进中心城区实现可持续发展
    福田区“环境立区”战略的实施和软资源依赖型“1+3”经济架构的建立,为破解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空间受限问题找准了突破口,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心城区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在土地等有形资源零扩张、投资和工业下滑的同时,福田区推动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已逐步实现从物质性资源向资本、技术、知识、智力、品牌等软资源转变。”省委政研室专家这样评价。
    一是第二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转变。福田区产业转移加速,劳动密集型、高能耗企业外迁或被市场淘汰。2006—2008年转出的244家企业,主要分布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纺织服装、鞋制造业等四大行业。这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的退出,带动低素质劳动人口向外转移,人口结构日趋合理。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二是产业结构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变。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福田区经济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导。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率提升,中心城区有限的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难以承受外延性扩张性工业发展模式的需要,经济发展对二产的依赖已大大减弱,高端服务业加速发展,到本世纪初,三次产业结构次序已由“二、三、一”发展为“三、二、一”格局。2008年,三大产业比重为0.04∶15.88∶84.08,第三产业成为拉动经济的主力,产业结构实现质的飞跃。
    三是第三产业由传统服务业向高端服务业转变。福田区第三产业由进出口贸易、房地产业起步,经历了以交通、商业、房地产等传统服务业为主的过程,逐步转向金融、信息、物流等高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呈现出由低端向高端演进过程。随着福田中心区作为深圳经济、金融中心地位逐步确立,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巨大的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流汇集福田,同时物流、中介、会展、文化及法律服务等配套服务进一步完善,促进了服务业特别是高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是经济增长动力由传统制造业向高端产业转变。福田区经济经过产业转型、产业结构调整,一些新兴行业异军突起,形成福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亮点。金融业、电子设备制造业、现代物流、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创意设计、星级旅游、品牌会展等高端行业发展势头喜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成为新兴行业的发展重点。
Baidu
sogou